当前位置:首页 > 本站专题 > 深度报道
把握关键环节 精益求精提升产品质量
来源:装配式建筑分公司 作者:佟欣 姜丽丽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4日 浏览:
+ . -
  当前,“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部署和“坚持质量第一”“增强质量优势”“建设质量强国”等质量理念深入人心。为了提升产品份额,打造精品工程,擦亮“中冶绿建”的品牌形象,装配式公司大力开展“产品质量提升”专项活动,唱响提升预制构件质量的最强音,实现质量管理水平和工人技能素质“双提高”,构件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双提升”,全力打造中冶绿建质量品牌。
  多方协同 提升质量过程管控
  “产品质量提升”,是以“以客户为导向,以品质求生存”为目标,以构件品质不容妥协为价值导向,秉承“干就干好,做就做精”的质量理念开展的专项活动。活动过程中,通过组织产品质量提升活动专项会议、实操培训、质量意识宣传教育培训、实体质量检查评比等形式,大力开展党员带头,设计、生产“专家问诊”,一线员工上讲台等特色活动,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市场竞争的紧迫感传递到基层,以加强质量成本意识,提升品质效益为目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的方法和措施,解决客户关注的集中问题。
  为了让管理层真正了解产品质量的现状,并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发挥领导作用,推动质量改进措施的落地,此次“产品质量提升”活动专项检查小组由公司技术质量部、党群工作部、生产厂、工业化设计研发中心五个部门组成,活动期间,检查小组以不通知、不定时“飞检”突击和过程中联查的形式进行了四次专项检查,验证产品的质量以及各班组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重点对日常检查中一次验收合格率相对较低的通病点:构件厚度、线盒位置及高差、预留孔洞中心位置/规格尺寸、平整度、钢筋长度、外观质量等进行侧重检查,共抽检构件36件,其中成品构件18件,隐检构件18件,检查范围覆盖所有在建生产线,通过对6条生产线进行检查,有5条生产线成绩均处于上升态势,1条生产线存在下降浮动,全线总体综合平均成绩由之前的85.26%提高到88.2%,较活动前提高了3.1%,构件产品质量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果。
  破除瓶颈 激发质量创新活力
  产品质量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参与者的质量意识。通过检查和梳理,检查组发现大多的班组只一味追求进度,完全忽略了过程管控和成品保护,甚至出现暴力拆模,导致外观质量差,并不同程度出现缺棱掉角的现象,严重影响构件的品质,而诸如此类让人头疼的质量通病,其实多是源自于作业人员的“不重视”和“无意识”,也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却也成了阻碍质量提升的瓶颈所在。
  为破除质量提升的瓶颈,进一步提升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解决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生产、技术难题,提高关键工序、工艺的标准化、精细化程度,检查组特推出了“小改进大奖励”活动,针对叠合板厚度超差问题,一期自动线叠合板生产班组采用“叠合板厚度控制器”有效地避免了叠合板超厚超薄现象,降低叠合板线混凝土损耗;针对墙体保护层超差问题,二期A5固定线墙体生产班组通过焊接钢筋定位挑架对外露水平钢筋进行定位,对保护层厚度进行有效把控;针对构件裂纹质量问题,车间质量人员进一步深化预制构件码放标准,提高要求,进行分类码放,迎合预制构件尺寸种类多样化,降低构件裂纹出现率。活动共提炼出总结出5个实施效果好、可行性较强的措施,目前已编入公司的生产工艺标准文件中,并以技术方案、技术交底形式在生产厂各条生产线进行推广应用。
  为期一个月的“产品质量提升”专项活动虽然已经圆满结束,但对构件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却永不止步。下一步,装配式公司将结合产品质量提升专项活动的开展,继续梳理质量管理中顽疾点,真正做到打通质量管理中“最后一公里”;与此同时,继续树牢“一切成本皆可降”的意识,设置费用控制上限,细化分解指标,深入查找成本管控中的问题和短板,逐步构建产品质量提升和陈本管控的长效机制,共同擦亮中冶绿建,行业典范,匠心制作,精益制造的中冶绿建质量品牌形象。

copyright ©2020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备案号:ts13020038100013
地址: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幸福道16号 电话:0315-3220055 3220066
冀公网安备 13020802000107号 冀ICP备10010474号-1